全球迎來“IPv6啟動日”。這一天,“下一代發展建設峰會”在北京召開。會上,政府部門、運營商、互聯網服務商的相關負責人均表態“十二五”期間將大力推進IPv6網絡的建設,在2013年之前發展300萬IPv6寬帶接入用戶。
據悉,2015年,中國互聯網將整體躍入“6”時代。
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:“我國IPv4地址已基本用盡。同時,物聯網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、三網融合等新興應用的發展,需要更大的網絡地址空間和更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,加快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已刻不容緩。”
資料顯示,截至2011年年底,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.3%,網民數量達5.13億,占全球網民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。但與此不相稱的是我國IPv4地址總量僅占全球的7.72%,人均僅為0.24個。另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研究報告,未來5年我國IP地址需求量為345億個。
“互聯網發展進入了以寬帶化、移動化、泛在化為表征的下一代互聯網時代,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的起點。”“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”專家委員會主任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,向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將引發互聯網產業新一輪革命。
據介紹,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,地址空間是現有互聯網空間的10的29次方倍。推動互聯網由IPv4向IPv6演進過渡,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已成全球共識。各國IPv6規模商用部署時間大都在2012年或之后。目前日本的遷移步伐最快。
時不我待。2003年,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經國務院批準啟動。去年12月和今年5月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兩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研究部署加快發展我國下一代產業。今年3月,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《下一代互聯網“十二五”發展建設意見的通知》,指出2014年~2015年我國將進入IPv6全面商用的部署階段。
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會上介紹,目前,我國100所大學的校園網基礎設施、門戶網站和主要信息系統已經可以全面支撐IPv6。此外,到2013年年底,我國東部的政府機構和排位前100的商業網站均將支持IPv6,2015年IPv6將擴展到中西部地區。